转自:看台海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报道,美国政府问责局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海军正在从已停飞或封存的F-35战机上拆取零部件,用以满足维修需求。报告显示,这一问题源于美国国防部在武器系统方面存在的数据权利缺口。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权,海军维修部门不得不依赖承包商提供零件,从而导致维护周期大幅延长。在维修延误的情况下,海军为维持作战准备状态,只能通过拆解自有飞机和潜艇的零部件来维持运转。
△美媒报道
军事专家傅前哨指出,把老机机件拆下来装在较好的飞机上,美国已是积重难返,他们不只在一款飞机、一种潜艇上采取这种方法进行维修,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其中一种是装备数量比较少,导致零备件供应困难。比如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总共生产了21架,其中还有1架坠毁、1架烧坏。由于装备数量太少,美国军火商不愿意生产备件,美军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而F-35出现这种情况就很奇怪,作为一款产量超1000架的新机,按理说零备件供应应该充足,但由于美国军火公司将相关技术和知识产权紧紧握在手里,导致美军方缺乏数据权,军机维修只能单方面依靠军火商返厂维修,而美军只能采取“裁剪”的方式应对飞机故障。
△美F-35战机(资料图)
美军拆零件维修F-35的方式,也曾侧目暴露出这款所谓“最强单发战斗机”故障频发的现状。
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震观察,F-35战斗机从设计理念到生产装备都面临着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从设计理念上来讲,F-35计划兼顾美国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多军种,不同军种、多种作战平台的各种要求叠加,使得F-35战斗机看似四处兼顾,实则连主业——夺取和运用制空权方面都没达到美军方期待的水平。此外,在设计理念缺陷已经暴露的情况下,F-35战斗机还频频在世界各地执行各种各样的作战任务,高强度的任务累积使F-35的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彻底。
遗憾的是,问题频发的F-35,却成为民进党当局追逐的目标,在岛内舆论看来,这不过是民进党倚美谋“独”、“以武拒统”的心魔作祟。
台湾时事评论员张钧凯分析,当年美国军工产业的综合能力已经降到了“空前的低谷”,如果美军现有F-35的产量和列装速度持续下去,在2035年之前,美军军机规模将降至冷战以来的最低水平。面对此种窘境,民进党当局在明知美国军火交付极可能延期的前提下,仍执意求购F-35,不过是因为绿营一面倒的亲美立场所致。然而,一旦西太平洋的局势升温,甚至出现擦枪走火,台湾的危局必将加剧,届时,台湾不断要向美国支付更高的保护费,还要被暴露在“本岛即战场”的风险当中。
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