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妞妞上幼儿园托班的第二年,但她在幼儿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也从不主动跟其他小朋友说话。一个人的独处的时候,经常自言自语,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老师叫她大多时候都没有反应。有时候突然尖叫,或者捂住双耳,仿佛在阻挡什么声音。
妞妞是在4岁的时候被确诊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全面发育迟缓。那一刻,这个家就失去了鲜活的颜色。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妈妈不止一次的质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ASD),孤独症孩子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社交技巧,对外界非常敏感,自我保护欲过强,难以融入社会关系,又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妞妞是一个早产宝宝,妈妈出现了妊高症,只能让妞妞早早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刚出生的时候妞妞只有1860g,在医院住了22天,才让妈妈抱回家。或许是这样的经历,让头次上任的爸爸妈妈的萌生了深厚的愧疚感,加上又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全家人对孩子的宠爱非常,从小就不肯让她受一丁点委屈。就算孩子挑食,那也一定是因为她身体不好,能吃的东西少,遇到爱吃的,多吃点又怎么了?
妞妞爱吃的东西不多,尤其爱吃鱼。不容易呀,终于有挑食大王爱吃的东西。“吃鱼好哇,还可以补充DHA和EPA,爱吃鱼的孩子聪明!”抱着这种想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即便有担心有孩子偏食营养不够,几次想要纠正,也因为心疼和孩子不配合,最后只能听之任之,由着她去。
十多年前在台湾省那边,新闻报道过一例自闭症案例。一位妈妈觉得鱼非常有营养,而且吃鱼会让孩子更聪明,就非常热衷于给孩子做鱼吃。因为她住的地方在海边,靠海吃海,家里基本上一天三顿都是鱼,就这样养大了三个孩子,结果三个孩子都是自闭症。这位妈妈觉得很不可思议,家里没有自闭症基因,到底是为什么?最后发现,孩子们【铅】和【汞】超标十多倍:答案就在每天都在吃的鱼身上。
从那时候起,我就在关注儿童4A问题和环境毒素的关系。海洋孕育生命的同时,同时也在接纳世界的污秽。所有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核污水等等,最后几乎都流向了海洋,进入海洋生态循环。在大型鱼的身体里发现微塑料和重金属已经不是新鲜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鱼还多。体型越大的鱼,身体里蕴藏的塑化剂和重金属越多。现在,他们正在流向我们的餐桌,过敏体质的孩子,更是首当其冲,深受此害。
文章标题: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可能加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影响和全球负担
现在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时候,特别喜欢用鳕鱼。你打开购物软件,跟鳕鱼相关的产品光是名字就够让人眼花缭乱,真鳕鱼、银鳕鱼、黑鳕鱼、狭鳕,还有舟山的、胶东的,太平洋的、大西洋的、北冰洋的。甚至,还有不良商家用油鱼(白色金枪鱼)去冒充鳕鱼。如果你买到的鳕鱼块是没有皮的,肉质又跟曾经吃过的鳕鱼有差别,很可能就是油鱼冒充的。油鱼含有40%人体不能吸收的蜡脂,容易引起严重腹泻,并且含汞量超高。曾经有宝宝缺微量元素,吃了几个月鳕鱼之后,汞元素突然超标,一排查才知道是选鱼的时候踩了雷坑。
在我遇到的调理案例里,把已经摄入的重金属和塑化剂排出来是最难的。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毒素排出来。这些毒素往往躲在身体的最深处。前期需要做很多铺垫,才能让功能营养素抵达毒素沉积的地方,把它们置换出来。同时还要做好其他器官的保护,以免毒素在彻底排出之前,“流窜攻击”身体其他薄弱的地方。所以我一般是从肠道入手,把孩子的胃酸水平、消化吸收功能、肝脏解毒功能、肠道菌群等等都调上来,再根据孩子实时的检测报告,判断能不能给孩子做排毒。这些环节全部顺利的话,也要一年左右才能尝试排毒。
不过即便最后没能把毒素排出来,大部分孩子经过前面一年的调理,身体机能也能有很好的恢复。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小朋友,就是头发样本重金属元素超标。我们尝试各种办法,也没能撼动这些“顽固的坏东西”——他就是不排。最后孩子妈妈也有些灰心,无法再承受这种期望一次次落空的折磨,只好保持着定期的复测以免情况加重。差不多又过了半年,我在一个夜里突然接到孩子妈妈的电话,孩子终于开始排毒了!她在电话里哭着说:“当初努力那么久,心态都崩了。好不容易说服自己,这本来都快放弃了,幸福太突然,眼泪都关不住……”
我听到也很感慨,有时候努力不一定有回报,想要的结果不会总是如期到来。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努力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经意间就能和幸福撞个馨香满怀。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