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泉州晚报
选择性缄默症作祟
6龄童无法开口
选择性缄默症作祟
6龄童无法开口
近年来,“选择性缄默症”的患儿数量有增长趋势。(CFP 图)
今年6岁的小明(化名)是一年级学生,平时乖巧听话,虽然略显胆小,但成绩不错,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乖孩子”。最近一个多月,老师却突然反映,小明在学校突然不说话了。他只会一边“呀呀”发出声音,一边用手比画,写字也出现歪歪扭扭的现象,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然而,小明在家里却能正常说话,这让小明的妈妈疑惑不已。于是,她带着小明前往福医大附二院东海院区儿童发育行为及学习困难门诊就诊。
经检查,医生发现小明患有近视和散光。通过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复科及心理专科医生多方会诊,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由于视力不好,小明看不清黑板,而他又经常被同学欺负,导致他在学校变得不敢说话,最终发展成了“选择性缄默症”。
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和训练,小明在外人面前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据了解,“选择性缄默症”是指言语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智力正常并已获得语言功能的儿童,在某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顽固的沉默不语现象。福医大附二院儿科门诊副主任医师林良烽解释说,这种症状被认为是小儿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形式。患儿在家中往往能正常说话,但一到学校或陌生环境,就“拒绝”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多在3—5岁起病,女孩比较多见。
记者了解到,福医大附二院儿童发育行为及学习困难门诊自2023年11月开诊,截至目前,已接诊了500多名孩子。
随着社会压力增加、家庭矛盾和问题增多,近年来“选择性缄默症”的患儿数量有增长趋势。林良烽介绍,该病的诊断需要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心理检查、听力检查、社会交流能力检查、学习能力检查、语言和言语检查以及各种相关的检查如脑电图、头颅影像学等,才能得出准确诊断。
尽管治疗较为复杂,但多数患儿通过干预治疗能够治愈。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能长期保持缄默,直到青年初期,有的可影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近年来,不少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常常忽略了对孩子心理的关爱。很多家长更关心孩子饮食,少与孩子沟通,甚至用一部手机代替交流,任凭孩子沉迷于玩游戏。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抽动障碍、孤独症等发育行为问题,甚至引发懦弱、偏执、躁狂等心理问题。
□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