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简单心理Uni
文 | 魏晨曦
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温尼科特系列篇」课程翻译
简单心理「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项目课程团督
由提问引出的学习过程
这次会说到的“自我需要”这个词,起初是我们读了“亲子关系理论”后,为了解释 “双重依赖”(double dependence)而引发的连锁反应。
温尼科特用“双重依赖”来形容人类生命最早期的依赖,也就是婴儿在绝对依赖期的真实依赖状态,即婴儿绝对依赖于身体环境和情绪环境的照顾,同时婴儿对这种依赖还没有能力去觉察和理解。因此,婴儿事实上的依赖,以及事实上觉察不到这种依赖,就成了“双重”或“绝对”意义上的依赖。从绝对意义上的依赖中,才发展出在相互关系中的依赖,婴儿渐渐开始发觉到自己依赖于环境,自此就是相对意义上的依赖了。
温尼科特通过这个说法,也在强调极早期环境的重要责任和作用,这个环境是真实的、提供照顾的环境,跟传统理论强调的心理投射机制无关,不是婴儿“投射”出去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完全得靠理解和认同婴儿的母亲来提供,而健康的母亲最初就只是提供了“适应”(adaptation),既满足婴儿的依赖,又不指望婴儿知道或者要婴儿回报她的付出。
随着婴儿的成熟,母亲也相应地慢慢留出余地,开始以“去适应”(de-adaptation)来适应婴儿的成长,随着婴儿发出的信号来相应提供满足,或停止满足,或接受婴儿的回馈。
极早期的这种绝对必要的环境没被提供过,那就是真的没有,是可能造成精神病性隐患的环境“匮乏”(privation)。这种环境对婴儿来说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而因为它又不是投射或内射意义上的环境,所以婴儿长大后如果需要分析性心理治疗,在治疗情境中,他并不会在移情关系中带入这种环境的元素,可能需要治疗师第一次提供这种环境,病人才有机会体验到它。
例如“退缩与退行”一文中的案例:当病人蜷缩进沙发来回打滚时,是退缩的,与当下环境和关系都渐渐解离,这是病人熟悉的自我抱持方式,因为以往都没有过一个环境在这种时候去抱持住他;温尼科特的在场,允许和提供了当时的环境,并告诉病人他是在一个 “medium” 中蜷着的,就让病人退行到了一个环境里,第一次有机会在温尼科特在场的情况下,还能一个人独自整合这种依赖于环境的体验。(大家可能也发现,聊到这儿已经有“独处能力”,capacity to be alone概念的迹象,我们学习的连锁反应从这里就埋了伏笔。)
双重依赖与自我关联性
在查阅“双重依赖” 的出处时,我发现温尼科特在对另一位分析师著作的评论文章中(见Winnicott, 1963/1989 p. 479),提到他对该同事用 “Non-Human Environment” 指称小婴儿最早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看法,而且说到了“自我关联性”(ego-relatedness)。温尼科特认为,这个非人类环境可以视作一种扩展环境,扩展的是“母亲”这个环境,即在小婴儿发展到带有本能张力投注的客体关系之前的母亲环境。
这个 “带有本能张力投注的客体关系之前的母亲环境”,指的应该就是小婴儿最早还没有从母-婴组合中分离出自体时,母亲就在提供和发挥的环境作用,这时母亲的重要性不在于是被本能投注的那个客体,而在于她还提供了一种整体的环境氛围,能让婴儿既可以受自己的运动性或兴奋性的支配,又可以在兴奋满足后返回这个环境氛围中得以休息。
母亲-环境需要从一开始就稳定持续地存在,并且母亲作为环境的功能要独立于她作为食物提供者的功能。温尼科特接着上一句引文就说到,我曾以自我关联性和双重依赖的说法,展开讨论过上述主题。
所以,要想理解这个双重依赖的极早期阶段,我们就被引导着继续得学习和思考一下“自我关联性”,这是温尼科特在“独处的能力” 一文中重点讨论的概念。但首先,我们还需要对温尼科特用到“自我”(ego)和“本能”(instinct)时在说什么,有个基本了解。
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谈本能
对于人的成熟过程,温尼科特经常强调两个基本方面:人类个体固有的整合倾向性,以及环境对这一过程的适应和促进作用。
1. 温尼科特用语:自我
温尼科特沿用术语“自我/ego” 来描述上述的整合功能,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整合”一文中说,“自我(ego)这个术语可以用来描述成长中人类人格的一部分,这部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倾向于整合成为一个统一体(unit)”(1962/1965a)。
类似的,在“原初母性贯注” (1956/1958)一文中,温尼科特已经提到,讨论人类小婴儿极早期的发展时,“ …只谈论本能并没有意义,除非是以自我发展作为基础来谈。”这里的“自我”,是指“体验和经历的总和” (summation of experience),个体的自体正是开始于这种——各种经验的总和,包括休息的体验,自发的运动性,感受性,从活动又回归到静息,还有逐渐形成的等待恢复的能力。正因如此,个体需要在一个专门的环境中才能开始形成。
温尼科特相信,个体的人格从生命之初就开始发展了,所以人格中这部分自我整合组织功能也从最初就开始运作了。
如果我们认可人是一种精神-躯体关联式的存在,那么人类小婴儿在生命之初,就不是只有躯体生理冲动的一个活物而已,他也有精神的想象性的精细加工能力,从一开始就对其所有身体机能的、运动的、感官的和本能的内容,在同步进行组织和加工;换句话说,就是最初的“自我功能性运作”在整合这些体验,积累成“体验和经历的总和” ,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一种“自我的体验”(experience of ego)。
依靠这个组织功能,还有想象性精细加工的作用,本能体验才不会丢失掉,而是被聚拢进了婴儿精神的各个方面。正因如此,温尼科特认为,“对于那些还没有被自我功能运作(ego-functioning)所涉及、登记和分类、经历和体验过,以及最后解释过的现象,再使用术语 ‘本我’(id)是没有任何必要和意义的”(1962/1965a)。
随之而来的下一个问题是:最初的婴儿自我是强是弱?这个问题取决于每个实际的母亲,以及她对自己婴儿绝对依赖状态的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继续学习到“本能”和“自我需要”是指什么。
2. 温尼科特用语:本能、自我需要
传统精神分析让我们习惯于把母亲对婴儿的“适应”理解为就是对婴儿本能需求(instinctual needs)的满足,比如在母乳喂养中,我们容易去说婴儿与乳房靠本能驱力关联,本能兴奋的部位是口部,本能投注的对象是乳房,这种关系是一种基于口欲冲动而寻求满足的关系,等等。
然而,如果母亲真的只把哺乳理解为满足婴儿的饥饿,而不认为这也是在满足婴儿的自我需要(ego needs),或者理论上讲,如果母亲只把哺乳当成是快乐原则作用之下的一种本能的释放(instinctual discharge),那么,这种满足可能对婴儿会构成另一种危险,使他形成一种对满足的恐惧,因为只有本能满足的话,意味着满足之后,与客体的关联也就消失了,婴儿就无法维持自己的存在了。
温尼科特说 “本能”(instinct)时,尤其是在原初阶段的语境下,首先是在说 “本能引起的紧张或兴奋”(excitation),它们在被自我功能运作整合为自我体验后,才与个体小婴儿本身相关,才更适合用传统意义上的术语“本能”来描述。在《人类本性》中,温尼科特界定本能是一种“有力的生物学驱力,它在婴儿或儿童的生命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并且要求行动”(1988)。
只谈生物性本能的话,人类小婴儿和动物就没什么区别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之一就是,人的本能及非本能的身体感受和身体功能,都会被人的精神进行想象性精细加工——小婴儿那个被想象性精细加工过的身体,才是他的精神会去安住的躯体。
本能是有起有落、来来去去的,只依靠一波波间断的本能,无法构成小婴儿的连续性存在体验。尽管满足各种本能紧张或兴奋也很重要,但婴儿的需求却并不只限于此,婴儿作为人的自我发展也有其需求,即存在,并持续的存在。这种维持连续性存在并朝向整合的自我需要,在本能兴奋和寻求满足时如此,在本能消退和休息时也依然继续着。
本能的满足需要有真实的行动才能实现,否则不会有满足的 “真实感”。小婴儿既需要真实的满足,也需要“真实感”体验,才能逐渐将这些本能整合为他自己的个人化本能。若考虑双重依赖阶段极度不成熟的小婴儿,那么可以说,他对自己的需求还没有任何理解,也不知道能对它们做些什么;他对客体的存在也还完全没有觉察,更不知道客体是否能满足他的需求。
这种情况下,就只有认同婴儿的母亲,通过对环境的抱持和对本能需要的响应,才能为婴儿提供自我支持(ego support),满足婴儿的本能需要和自我需要,更重要的是让本能满足成为能增强婴儿自我的体验,而不是湮灭了婴儿弱小的自我。
依赖于自我关联性而独自存在的婴儿
我希望上面的讨论没有把大家带得太远,而是能多少显露出我找寻和理解“自我需要”含义的轨迹。
到这里,我觉得才把“双重依赖”和“自我关联性”还有“自我需要”联系上了。温尼科特在“独处的能力”中(1958/1965a)总结说,独处能力的基础是一种有人在场时的独自存在体验,这样,一个只有弱小自我的婴儿也可以在母亲可靠的自我支持下独自存在,而对于这种母-婴组合式的特殊关系,温尼科特建议称其为“自我关联性”。在自我关联性框架下,本能冲动和满足的发生才能增强而不是打断不成熟自我的存在连续性。
所以说,在人类小婴儿最早的绝对依赖期,由于母亲的在场,以及她对自己婴儿近乎绝对适应的能力,就让婴儿固有的自我整合倾向从一开始就能启动和发展,将各种体验不断总和为一种自我体验,实现婴儿要作为统整个体而真实存在的需要,并且持续存在下去。
系统阐述了温尼科特成熟过程理论的Elsa Dias博士,在其著作《温尼科特的成熟过程理论》中(Dias,2016),将婴儿的持续存在需要和足够好母亲对此的适应及满足,描述为婴儿获得了母亲提供的一种“总体体验”,包括:“被很好的抱持、被母亲看见、与母亲进行沟通、创造出他所遇见的客体,以及在本能体验中能够充分实践自己的运动性。”
换句话讲,婴儿在一次喂养中,本能需要的满足如果是“吃奶”的话,那么自我需要的满足就是包括了本能需要的这种总体体验,是“被母亲舒服抱着、深情看着、耐心等着、发现了乳房和奶水后兴奋地用力吃奶,并在吃饱力竭后,能安静待着休息,直到下一波本能冲动到来”。我可能说得还是复杂了,温尼科特将这些就简称为“抱持”。
探寻到这里,我还是得说,要理解温尼科特在极早期阶段说的婴儿“自我需要”,就要同时考虑母亲足够好的适应性照顾;这两方面都要比传统观点中理解的“母性适应就意味着满足婴儿的本能需求”范围更大。一方面,最初的母性照护,“……不太是一个为婴儿提供本能满足的问题,而是允许婴儿发现客体,并最终与客体妥协的问题(客体指的是乳房、奶瓶、牛奶或奶水,等等)”(1962/1965a)。
另一方面,独自存在着的婴儿与实际可靠在场的母亲或母亲替代者(即使当下是婴儿床,或婴儿车,或触手可及环境的整体氛围暂时代表了她的在场)之间,始终又有一种“自我关联性”的关系(参见,1958/1965a)。
婴儿的like和love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自我关联性”,温尼科特在“独处的能力” 中还提到了like和love的区别。
英语中,“like”这个词含义用法极其丰富,作为动词时,可以有“喜欢,想要,偏好,类似”等意思。温尼科特说“liking is a matter of ego-relatedness”,我理解是讲,婴儿在本能冲动的间歇期,喜好与母亲自我关联性的关系,偏好这种总体环境氛围,只有这时,婴儿才能真正放松,无侵入迫使他应对,无冲动促使他活动,甚至无欲无求也能不焦虑地待着,而浑然不觉有个自我支持性的母亲抱持着整个环境。
把婴儿看作一个人的母亲,同样也喜欢,比如喂奶后,和婴儿在一起待一会儿,而不是把婴儿喂饱了立马就走,不顾婴儿对整体氛围和持续关联的需要,足够认同婴儿的母亲愿意和婴儿相处着,又不打扰婴儿独自存在。
相比而言,温尼科特说“loving is more a matter of id-relationships”。这个“love”在温尼科特看来,会随着婴儿的成长而不断汇入新的元素并产生意义的变化,在“生命的第一年——情绪发展的现代观点”中(1958/1965b),他专门列了个清单,说明“爱/love”随情绪发展阶段而具有的不同意义。
其中,最初阶段的爱就意味着“existing, breathing, and being alive, to be loved”(生存、呼吸、活着,还有被爱);意味着“appetite……no concern, only need forsatisfaction”(食欲,尚不含担忧之情,只需求满足)。可参考引文:
Love means existing, breathing, and being alive, to be loved.
Love means appetite. Here is no concern, only need for satisfaction.
Love means affectionate contact with the mother.
Love means integr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infant) of the object of instinctual experience with the whole mother of affectionate contact; giving becomes related to taking, etc.
Love means staking a claim on the mother, being greedy under compulsion, forcing the mother to make up for the (inevitable) deprivations for which she is responsible.
Love means caring for the mother (or substitute object) as the mother cared for the infant - a preview of an adult attitude of responsibility.
由此来看,原初阶段的“爱”就是与身体照顾和接触,还有各种本能关系有关的,这些也确实是婴儿在原初阶段唯一能接受到的爱的表现形式。
最后
我尝试在成熟过程的极早期,即双重依赖阶段背景下,浅探了温尼科特的“自我需要”的含义,发现这会关联到“自我”、“本能”、“自我关联性”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我们跟大家分享过一个学习的小技巧是,在碰到一个不理解的理论术语的时候,可以检索有使用或描述这个理论术语的文献,温尼科特除了会诠释理论术语,还常常在一些语言情境中使用这些术语,综合所有这些文献中的语境,能比较全面的理解这个术语在他理论网络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专门术语,他会重点用整篇文献去研讨,通常文献标题就有提示。
在主要的理论文献书籍方面,《人类本性》是温尼科特比较系统论述其理论思考的书,可以作为主要参考。此外:
《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是对情绪发展理论的研究论文集;
《婴儿与母亲》中主要谈早期依赖和母婴关系的文献居多;
《家庭与个体发展》会从家庭环境随个体发展的变化来谈环境的变化,还有环境出问题时的病理学方面;
《游戏与现实》是讨论关于过渡现象和游戏能力主题的书;
《涂鸦与梦境》是他与儿童进行治疗性咨询的案例集;
《从儿科学到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性探索》还没翻译成中文,都是他关于精神分析理论方面的综述或新理解,还有对其他分析师们作品的评论。
排版:郑婷尹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