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导入全新产品开发流程 林杰:学习华为但不照搬照抄

伴随“一个吉利”战略整合的加速推进,吉利与极氪的公司合并将于年底前完成交割。新公司的组织架构优化与流程体系升级正紧锣密鼓推进,旨在构建更高效的协同运营机制。

“目前,商品开发流程已经完成架构搭建,拆除了一些‘部门墙’,引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NPMS新品开发流程,它将与吉利原有的以工程思维为导向的NPDS开发流程双轨并行。实际上,我们已经用领克900、极氪9X以及银河M9这三款车型去‘试跑’了这套全新的流程体系,明年将全面实施。”2025广州车展期间,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过去,汽车行业常陷入“研发闭门造车、营销事后补位”的困境,吉利也曾受此困扰。林杰直言,分散的业务架构导致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产品虽技术先进却难以贴合用户痛点。此次业务整合并非简单的架构调整,而是以流程革新为抓手,通过NPMS的引入实现全价值链的协同升级,这也是吉利应对行业竞争的战略布局。

学习华为但不照搬照抄

林杰透露,吉利学习华为,但并不是照搬照抄,NPMS与华为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大框架类似,但节点设置上有所不同,结合了吉利自身的运营经验。如果说NPDS源于沃尔沃的工程化基因,保障了产品的技术可靠性与制造品质,那么NPMS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导航系统”,将用户洞察前置到产品开发的最初阶段。

在新流程下,研发团队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全程参与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精准把握消费趋势;营销团队则提前介入研发环节,将渠道反馈、用户偏好直接转化为产品定义的核心指标。这种“研发懂市场、营销通技术”的协同模式,从源头避免了“车造好再找市场”的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资源集中化配置在双轨流程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吉利将分散于各子品牌的研发、市场资源整合,成立专门的流程管理中心,围绕NPMS与NPDS的节点要求统筹资源投放。“过去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力量分散,如今通过流程拉通能集中优势攻克核心技术,同时确保技术方向与市场需求同频。” 林杰说。

记者了解到,在NPMS的支撑下,吉利的“前台营销+中台赋能”架构得以高效运转。中台专业委员会整合的渠道、采购资源,通过流程节点与前台业务精准对接;“业务线+专业线”的双重考核机制,也让流程执行效果成为重要评价指标,确保各品牌既聚焦自身定位,又能共享集团资源。

“我们内部讲这是吉利研发的‘新高铁’,NPMS和NPDS就像两条轨道,所有的产品研发就像一列列的高铁,都要有标准的时间、输入和输出。原来可能比较随意,现在全部得按照NPMS的时间节点,四个品牌都在导入。”林杰说。

行业洗牌加速 资源和销量将向头部聚集

今年以来,吉利汽车旗下各品牌均开始发力,新品攻势轮番上演,特别是银河品牌,不仅提前两个月完成年度销量目标,更是成功跻身“年销百万辆俱乐部”。在2025广州车展上,吉利汽车带来多款新车型,其中,吉利银河首款增程车型,也是其高端MPV系列首款车型银河V900迎来首秀;领克品牌旗下车型Z20曜红版也正式上市,限时价14.49万元。

一系列新品的投放助推销量显著攀升,同时,吉利汽车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续提升。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吉利汽车核心归母净利润为39.6亿元,同比增长19%,前三季度累计106.2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季度毛利总额达148亿元,环比增长11%,前三季度毛利率达16.5%。

林杰透露,目前,银河品牌的规模效应最为突出,尽管单辆车利润可能仅三四千元,但庞大的销量基数使其成为重要的业绩支柱。从毛利水平来看,极氪品牌无疑是最高的,领克品牌紧随其后,其单车均价已超过20万元,银河品牌的毛利则相对较低。综合利润最好的是中国星,不仅产品成熟,其在成本分摊、架构复用、边际效益等方面的优势也十分显著,为集团整体盈利结构提供了坚实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明年开始,汽车市场将迎来诸多补贴政策退坡,在此背景下,车市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车企如何应对市场变化至关重要。

“总体而言,面对明年的市场环境,我认为不会对吉利汽车构成太大压力,反而可能更有利于吉利发展。核心原因在于,我们已在各细分市场完成产品布局。以银河品牌为例,今年销量的快速增长,填补了此前在该领域的产品空白;再如今年上市的领克900,成功切入插电式大型 SUV 市场,完善了高端产品矩阵。”林杰表示。

在林杰看来,市场竞争越激烈,资源与销量就越会向头部企业聚集,而非分散于众多品牌中,部分企业的退出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格局优化。短期来看,行业可能受周期性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长期而言,品牌力与产品力才是企业立足的核心。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