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ETOP
作为日本本土对标台积电(TSMC)的芯片企业,Rapidus 近日宣布,将于 2027 财年启动下一代 1.4 纳米晶圆厂的建设工作,预计 2029 年在北海道实现量产。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此举旨在帮助这家日本芯片制造商缩小与台积电的技术差距 —— 后者已于今年早些时候公布了其 1.4 纳米技术路线图。Rapidus 同时表示,将于明年启动该制程节点的全面研发。
资金与股东背景:多方支持,获超 100 亿美元承诺
Rapidus 的股东阵容涵盖多家日本企业,包括丰田、索尼等行业巨头,同时也有私人金融机构参与投资。此外,日本政府通过补贴与直接财政支持,对这家初创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目前,Rapidus 已获得总计 1.7 万亿日元(折合美元超 100 亿)的资金承诺,未来数月还将有数千亿日元资金注入。
竞争挑战:面临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压制,良率难题待解
尽管获得巨额资金支持,Rapidus 在与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成熟晶圆代工厂的竞争中,仍面临艰巨挑战:英特尔已启动 18A 工艺(其 2 纳米级制程)的量产;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强劲推动,台积电也加快了美国亚利桑那工厂最新制程的投产计划。反观 Rapidus,其 2 纳米制程量产预计要到 2027 年下半年才会在千岁工厂启动。更关键的是,所有成熟代工厂在实现量产前均曾遭遇良率难题,这意味着 Rapidus 大概率也将面临同样的技术障碍。
技术布局:追赶 2 纳米的同时推进更先进制程
不过,即便在 2 纳米制程上处于追赶状态,Rapidus 仍决心推进更先进节点的研发。除了计划在北海道工厂量产 1.4 纳米芯片外,《日经亚洲评论》还提到,该工厂未来或进一步生产更先进的 1 纳米芯片。
市场定位与行业评价:初期瞄准 5-10 家客户,需突破技术壁垒
Rapidus 的目标是与台积电展开竞争,但该公司此前曾表示,初期仅计划服务 5 至 10 家核心客户。此外,Rapidus 声称其先进封装技术将缩短生产周期,助力自身在流程效率上优于竞争对手。不过,英特尔前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对此指出,若想成功挑战成熟芯片制造商,Rapidus 需拿出比现有技术更具突破性的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