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赣的《狂野时代》上映首日,就因“看不懂”上了热搜。
但这次相较于之前的两部,叙事方式其实已经直白了很多。
影片设定的“迷魂者”,是在不可以做梦的世界里仍然做梦的人。而梦,本身就不是用日常逻辑去懂,去看的。
大多时候,我们从梦中醒来,根本记不得梦中情节,却会清晰记得感受。
快乐,难过,惊恐,焦急……
也就是说,毕赣在电影的开篇,就用“梦境+电影”的关键词模式,去提醒大家应该怎么去看《狂野时代》。
之后,他又进一步去类似于“五识”的几个篇章,明确这一点。
相对于大他者代表的世界秩序、规则来说,沉浸于梦境中的迷魂者有着最真实、纯粹、热烈的本我意识。而过于强烈鲜明的“本我”,对于整个世界的稳定来说,是不安定。
所以,影片中也说迷魂者会导致世界的混乱。
大他者的任务,就是找出迷魂者,排除不安定因素。
01
迷魂者最早存在的世界,是“视觉”为代表的第一个篇章。
清末民初的烟馆、花楼中,所有的人醉生梦死、浑浑噩噩。迷魂者所在的地窖上方的后面,是一排排木偶般机械僵硬的人。形貌丑陋的迷魂者,身体内是一部放映机,反映出的是最早的“剧情片”《水浇园丁》。
情感、想象、思考,让迷魂者痛苦,却也让他真实活着。而那些“行尸走肉”则通过迷魂者的眼泪,间接去获得快乐。
02
第二个篇章设定的“谍战年代”,也是黑暗而混乱的。
这一段的核心,是邱默云的身份。
他以猎物的姿态出现,又以猎食者的身份退场。
他之前所在的废屋,里面布满了镜子。每一面镜子,都照出他的身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代号“箱子”的邱默云可以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意识”,也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强烈本真的欲望。
类似于能勾惹出人内心黑暗面、最强欲念的“魔鬼”。
再联系BWV478乐曲《来吧,甜蜜的死亡》,燃烧的大树等关键符号,说他来自地狱也无不可。
最开始的演奏家被他诱惑,被内心欲念吞噬。
后来的长官也在接近他的过程中崩溃,为“箱子”内的声音疯魔,沉沦在炽烈燃烧的欲望中,用自我毁灭的方式找到最“真实”的本我。
03
第三个篇章,代表那个特殊年代。
这一段时光中,迷魂者化身的儿子有个粗俗的名字,这个名字也代表了他在那个年代的阶级身份。
一生体面的父亲,被疯狗咬到后,就此失去了人的模样。儿子为了帮父亲留住最后的尊严,用一颗发芽的土豆结束了父亲的生命。
这段出自迷魂者口中的过往,在“所见诸相皆是虚妄”的前提下,显然不是真实的。
疼痛不止的牙齿,是他的罪孽。
所以,弑父是真的,但叙述是掺了假的。
愧疚是他人生尝到的极苦,苦妖又因为他的本心,化身成了父亲的模样。回忆往事时以背景乐模式存在的父亲的鼾声,是时刻响在他心头耳边的自责忏悔。
因果的尽头,最后的他成了故事中的“狗”。
真实的人生,从来都是甘苦一体,就像大雪纷飞的同时,天空依旧明月高悬;就像摆成“甘”的木块儿,也能摆成“苦”;就像浮萍上可以写“甘”,也能写“苦”。
但诸相非相,离相之后,才是本真。
04
第四个篇章,以“特异功能”为背景时代。
对应着“虚无”。
这段故事中的老爷子,在旅店老板娘透露的信息中“一身福尔马林味儿”。
这是最知名的防腐剂,也是“死亡”的代名词。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爷子,背负着满身伤痕。过多临近死亡、接触死亡的经历,让他分不清自己是否真的还活着。
那只陪他走过来的饭盒,是他用来验证自己还活着的“锚点”。直到女儿带着饭盒离家出走,并在一场火灾中死亡,他才明白亲人并非虚无。
已经失去的亲情,成了老爷子能证明自己还活着的新寄托,或者说是动力。所以,他才会四处寻找特异功能者,帮他解读那封已经烧成灰的信。
小姑娘说自己的父亲不是骗子,测谎仪没有异常,因为在回答问题的这一刻,她想着的不是迷魂者扮做的父亲,而是亲爹。
她背诵的信的内容,也只是她内心说给“两个父亲”的话。
一个有血缘之亲,却抛弃她去了有海的地方;一个是合作骗局的搭档,却在赢得了她的信任之后,带着钱消失。
所以,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们,第一行由此空缺。
小姑娘不知道的是,迷魂者因为那张写着“人身上丢了什么东西,会再也找不回来”的纸币犹豫了,却也因此搭上了自己的余生。
05
最后一个篇章,设定是1999年的“世界末日”最后一晚。
迷魂者在这个故事中,是叫做阿波罗的热血少年。
阿波罗是太阳神,代表白天。
他与吸血鬼少女邰肇玫的相逢,就像是白天与黑夜的合体,一见倾心,一眼万年。
因为,他们是一天的两面,本质相同。
但是,白天和黑夜又无法同时存在。
所以,这一段里的迷魂者,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太阳落山、白日结束,便是与黑夜相逢的时候。而日出时分,又是黑夜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刻。
阿波罗与吸血鬼少女,在日出前的那一刻相拥热吻,找到彼此“存在”的感觉。
与此相反的,是黄觉扮演的罗先生。
同样身为吸血鬼的他,从来没有见过晨光。在无尽的长生中,时间的流逝对他全无影响。于他来说,活着和死亡,没有区别。
他习惯了不去思考存在的意义,也本能阻止邰肇玫去“爱晨光”。但出现在码头上的那艘船,又像迷魂者对大他者的触动。
当太阳升起,迷魂者的百年梦境时光结束,“回到母亲怀抱”般的他睡颜纯真安静,犹如婴儿。被重新套上去的丑陋伪装,就是在片中出现过的沉沦、癫狂、崩溃、愧疚、痴迷、痛苦、思念、想象。
这一切,在生命开始的那一刻便同在。
失去这些,生与死便无差别,因为那时的人,已形如机械。
06
鉴于做梦,是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做的事,所以,对于《狂野时代》的感受和理解,便也是各人有各人的不同。
没有标准答案,也跟阿波罗不在乎邰肇玫的身份、年龄、姓名一样,不用在乎懂不懂。
看电影的过程中有没有被触动,最重要。
至于我自己,对于这部电影,很喜欢,但不推荐。
因为,不想将个人感受,加诸给他人。
发布于: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