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调整规范中医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涉及拔罐、推拿等

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通知,将调整规范中医类(灸法、拔罐、推拿)、中医外治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涵盖门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等各类医疗技术服务。此次规范调整范围覆盖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了“悬空灸”等18项中医类(灸法、拔罐、推拿)、“中药贴敷”等18项中医外治类、“手法整复术(关节脱位)”等9项中医骨伤类、“针刀(钩活)疗法”等6项中医特殊疗法类、“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3项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相应加收、扩展项目,制定除基本物耗以外的可收费医用耗材价格政策。通知所列价格为最高指导价格,不得上浮,下浮幅度不限。同时,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报销类别。

北京市还将调整“动态血糖/葡萄糖监测”等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可收费医用耗材价格政策,调整“组织/体液/细胞冷冻续存(辅助生殖)”等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报销政策。同步废止“温灸器灸法”等237项现行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动态血糖/葡萄糖监测”等10项医疗服务项目将于11月19日起执行最新价格标准及报销政策,其余项目自12月27日起执行。

按照通知要求,北京市各公立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价格政策规定和临床诊疗规范向患者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不得收取未列明的费用。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落实好住院费用清单、明码标价等相关规定。国家或北京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禁止临床使用的医学诊疗技术,不适用北京市各项价格政策。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