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成都10月31日电(万令轩)10月29日,在2025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都老年健康发展年会智慧养老论坛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秘书长毛勇在主题演讲中系统阐释了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蓝图,提出“大康复”核心理念,凸显该产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撑健康中国战略中的关键价值。
图为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秘书长毛勇发表主题演讲
“康复辅助器具已突破传统医院术后康复的认知边界,形成涵盖预防、筛查、评估、监测全链条的‘大康复’业态。”毛勇指出,该产业应用场景已延伸至居家、社区、专业机构等多元领域,服务群体覆盖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以及亚健康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50年全球相关需求人数将达20亿,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他强调,这类器具兼具“补偿替代、减缓机能衰退、降低护理强度、预防健康风险及节约财政支出”五大核心作用,其中助行类、生活自助类、康复训练类产品更是老年失能半失能群体的刚性需求。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护航。毛勇介绍,2016年国务院60号文件首次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列为独立发展业态,“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战略及银发经济相关政策均对其作出重点部署。目前多部委已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工信部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科技部设立数亿元重点专项支持技术创新,财政部明确伤残人员专门用品企业免征所得税减免政策实施至2027年底,多重政策红利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试点实践层面,我国已开展两批共34个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上海、广州等城市同步推进社区租赁试点。“我们借鉴欧美、日本成熟经验,推广‘以租代买’服务新模式,有效破解用户短期使用、成本控制等痛点。”毛勇透露,由民政部牵头修订的康复辅助器具目录已建立年度实时更新机制,现有医疗辅助、生活自理、适老化改造、休闲娱乐等十二大类产品,全面契合市场多元化需求。
作为行业核心纽带,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成立近40年来,已吸纳上千家全产业链会员单位,牵头制定200余项国家标准。毛勇表示,“协会正通过搭建专业化人才培训体系、编撰行业蓝皮书、主办国际博览会、推动企业与地方招商精准对接等举措赋能产业升级。”此前协会已组织百家龙头企业赴四川温江、攀枝花开展合作对接,推动资源落地见效。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支撑,也是银发经济的核心增长点。”毛勇强调,未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试点模式逐步推广、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将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亿万群众提供更精准、多元的康复辅助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据悉,本次智慧养老论坛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四川经济研究中心承办,成都银发经济产业联盟协办。未来,成都将持续打造“银发经济论坛”特色IP,为全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成都方案”与“成都智慧”。
编辑:米敬雯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