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何文渊,是明朝中期江西广昌人,他曾在朝中做监察御史,最高做到吏部尚书。
何文渊被外放至温州担任知府的6年间,始终勤政爱民,处事公道,清正廉洁,为民称颂。他离任回京之时,属吏和百姓自发夹道送行,并筹集了大量财物要送给他,他一概拒绝。
何文渊离开后,沿着括苍古道一路走来,在丽水境内刘山驿住下。晚上温州府下辖五县的百姓代表穿山越涧追赶而来,执意要将筹集的礼金送给何文渊。何文渊无法当面拒绝,只得佯装收下。
第二天清晨,何文渊悄悄离开,将礼金留在了驿馆,并附诗一首。百姓们见后非常感动,遂用礼金就地翻修了驿馆,名为“却金馆”,以此彰显、纪念何文渊的清操懿德。
故事传开后,这个小小的驿站一举成名,驿站所在的刘山铺村也更名为却金馆村。历代文人写了不少诗赞颂这件事,至今不绝。如今在丽水建有却金亭,此地成了廉政教育基地,当地人还编排了戏曲传唱廉吏风范。
这首留别诗写得明白如话、感情真挚,大意是:我在温州做官多年,日夜操劳以至两鬓渐脱、头发蓬乱,如今蒙恩回京任职。我的行囊中绝不会装载任何温州的财物,只有温州民情让我记挂,长留腹中。
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操守——慎独与自律。恰如苏轼所言:“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讲的是旷达、看开,但读者完全可以将这句话奉为做人、做事、做官的信条。严以律己,是领导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政之基。如今,领导干部面临的考验与诱惑复杂多样,唯有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常思贪欲之害,方能行稳致远。诗以赞之:
凭君莫笑宦囊轻,满载民情显赤诚。
佳话长留却金馆,括苍古道仰高风。
(廖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