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10月10日,南美洲的秘鲁政坛发生剧变。
时任总统迪娜·博鲁阿尔特在国会弹劾投票中,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票数——全体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被瞬间解除了职务。
秘鲁总统迪娜·博鲁阿尔特被解除职务
整个过程从动议到投票再到新总统宣誓,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
国会主席何塞·耶里火速接任,成为这个国家短短几年内的第七位总统。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关注点只有一个:由中企投资数百亿人民币建设的钱凯港项目,会不会因为这场“亲华总统”的下台而功亏一篑?
这笔巨额投资,真的要打水漂了吗?
图为中国集装箱
压垮骆驼的三根稻草
任何一场政治剧变,表面上总有几个清晰的导火索。
第一根稻草,是急剧恶化的国内安全局势。
2025年以来,秘鲁的谋杀率同比飙升了18%,首都利马的夜间抢劫案更是家常便饭。
10月8日晚,秘鲁一支家喻户晓的乐队在演出后竟遭到武装分子袭击,导致多人受伤。
2025年以来,秘鲁的谋杀率同比飙升了18%
这件事通过社交媒体迅速发酵,点燃了全国民众对政府治安不力的滔天怒火。
公众安全感丧失,是动摇执政根基最快的方式。
第二根稻草,是挥之不去的腐败丑闻。
博鲁阿尔特本人被曝出拥有多块来源不明的劳力士手表,这对于一个民众生活并不富裕的国家来说,极具刺激性。
迪娜·博鲁阿尔的兄弟因涉嫌“官职买卖”被捕
更致命的是,她的兄弟因涉嫌“官职买卖”被捕,反腐检察官甚至一度进入总统府进行调查。
这些事件叠加在一起,让博鲁阿尔特的个人信誉彻底破产。
第三根稻草,也是最根本的一根,是她薄弱的政治基础。
博鲁阿尔特所在的“自由秘鲁党”,在国会130多个席位中仅占区区13席。
她能上台并维持执政,完全依赖于一个脆弱的跨党派联盟。
官员向迪娜·博鲁阿尔宣誓
当国内危机四起,联盟内部的政治投机者们发现攻击她比支持她更有利可图时,这个联盟便会瞬间瓦解。
国会失去了制衡,所有政治力量拧成一股绳,弹劾就成了必然。
这三件事,桩桩件件都足以构成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博鲁阿尔和议员握手
它们共同为国会提供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让这次弹劾看起来完全是秘鲁的“内政”,是一次民心所向、顺理成章的权力更迭。
中国投资是否会打水漂?
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如果仅仅是内政问题,为何博鲁阿尔特的下台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国际关注,甚至被一些媒体直接打上“亲华总统”的标签?
这就要说到水面之下的暗流了。
博鲁阿尔特执政期间,确实大力推进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就是钱凯港项目。
这个由中远海运控股、中国电建承建的深水港,投资额高达249亿人民币,是拉美地区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博鲁阿尔特执政期间,大力推进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它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一旦建成,秘鲁农产品到中国的运输时间将缩短近两周;它将提升秘鲁全国60%的集装箱吞吐能力,每年带来约45亿美元的收入和上万个就业岗位。
更长远看,它还能与规划中的“两洋铁路”相连,打造一条绕过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南美新物流动脉。
钱凯港项目一旦建成将提升秘鲁全国60%的集装箱吞吐能力
这样一个能深刻改变南美物流格局的项目,自然会触动某些国家的神经。
美国一直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当地的推进抱有极大的警惕。
钱凯港这样一个可能成为中国在南美战略支点的项目,无疑是其重点盯防的对象。
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博鲁阿尔特的倒台,根本原因在于她对华合作的积极态度,挑战了美国在拉美的传统影响力。
秘鲁国内的种种危机,只是为反对派和外部势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动手时机。
将博鲁阿尔特打成“亲华”标签,再利用腐败和安全问题将其扳倒,既能实现政治目的,又显得“名正言顺”。
然而,新上任的总统何塞·耶里,真的是“反华”的吗?
秘鲁国内的种种危机,为反对派和外部势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动手时机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一个关键事实是:就在2025年6月,正是由何塞·耶里担任主席的秘鲁国会,通过了《国家港口系统法》的修正案,明确授予港务局给予企业“独家经营权”的权力。
这项法律修订,为钱凯港的运营扫清了最后的法律障碍,被视为给中方投资者吃下的一颗“定心丸”。
这意味着,支持钱凯港项目并非博鲁阿尔特一人的决策,而是秘鲁国会多数派的共识。
他们非常清楚这个项目对秘鲁经济的巨大价值。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清晰的图景:博鲁阿尔特的下台,是秘鲁国内政治矛盾激化与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相互交织的结果。
博鲁阿尔视察画面
她的个人执政危机,为各方势力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窗口。
但无论谁上台,都必须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特别是钱凯港项目,是秘鲁未来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
所以,中国的百亿投资基本不会打水漂,原因在于三把牢不可破的“安全锁”。
中秘代表签署协议画面
第一把是“法律锁”。
中远海运与秘鲁签订的商业合同,以及秘鲁国会通过的法律修正案,共同构成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这些白纸黑字的条款,包括土地永久使用权、独家经营权等,不是总统一个人说改就能改的。
新政府若想推翻,就必须先修改国家法律,这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都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困难的政治程序。
第二把是“经济锁”。
中国连续十年是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据其外贸总额的三分之一。
中国连续十年是秘鲁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5年前五个月,在对全球出口仅增长14%的背景下,秘鲁对华出口飙升了31.2%。
钱凯港带来的就业、税收和贸易便利,更是秘鲁经济无法割舍的增长引擎。
任何新总统,只要想稳定经济、改善民生,就不可能做出“自断财路”的非理性选择。
第三把是“政治锁”。
新总统何塞·耶里上台后,立刻宣布将组建一个“和解政府”,首要任务是稳定局势、发展经济。
他本人亲自主持通过了保障钱凯港运营的法律,这表明他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清楚国家利益的核心在哪里。
对他而言,维护与中国的合作,就是维护秘杜经济的稳定,也就是维护自己执政的合法性。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钱凯港项目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满载集装箱的货轮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会一帆风顺。
政治上的“敲打”和商业上的“找茬”可能会增多。
新政府为了平衡国内政治压力,或向民众展示其“强硬”姿态,很可能会在一些细节上做文章,比如要求增加本地雇员比例、提出更严苛的环保合规要求、在税收安排上寻求重新谈判等等。
这些操作虽然不会动摇项目的根基,但会增加中方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沟通成本。
这给所有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了一个醒: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纯粹的商业项目已经不复存在,每一个大型投资背后,都牵动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和地缘博弈。
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更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深耕本地社区关系,并对东道国的政治风向保持高度敏感。
钱凯港的风波,与其说是一场投资危机,不如说是一堂深刻的海外风险管理公开课。
它告诉我们,远航的巨轮不仅要提防海上的风浪,更要看懂岸上的风云。
参考资料:
秘鲁总统遭国会弹劾,被解除职务
2025-10-10 13:35·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