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概览
国内方面,居民国庆中秋长假出行维持较高景气度,而国庆档票房表现相对平淡;港口高频数据显示10月至今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以旧换新补贴对汽车消费支撑边际退坡,地产成交同比增速整体放缓。出行方面,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6.3%,自驾出行占比超八成以上;10月6-12日国内/国际航班数同比增加3.7%/3.8%。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9月30日-10月7日,《人民日报》连续8天刊登署名“钟才文”的评论文章,阐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内在逻辑,认为我国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
海外方面,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下降,欧元区10月Sentix信心指数有所改善。美国政府关门持续,日本执政联盟意外破裂。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美关系方面,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持续出台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中方于10月9日宣布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将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产品及相关技术纳入许可管理,对军用领域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称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或更早)对中国征收100%的关税,并同日开始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中美首脑能否在韩国APEC会议上见面的不确定性也上升。
本周国内重点关注9月通胀(10/15)、贸易(10/13)和周中可能公布的社融数据。
海外关注美国首申人数(10月16日),9月CPI被延期至10月24日公布。
市场回顾
假期前后四日,上证综指收涨1.80%,常见宽基指数中,中证500上涨2.17%,沪深300上涨1.47%,上证50上涨1.15%, 中证1000上涨1.84%。全A收涨的个股占比为62.81%,个股涨幅中位数为1.25%。
行业方面,四日各行业涨跌互现,涨幅靠前的三个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而跌幅靠前的行业有:传媒、消费者服务、通信。交易热度方面,上证综指上周成交量处于过去52周的10分位水平;市场分化程度处于7分位水平;市场整体波动率处于10分位水平。
期权&期指
上周是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周,共2个交易日。A股主要指数先涨后跌。金融期权标的普遍下跌。ETF期权标的中创业板ETF跌幅较大,下跌超3%。金融期权加权隐含波动率普遍下降。国庆长假结束,长假效应如期体现,期权隐含波动率普遍回落,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降至历史中位数以下。当前50ETF期权、创业板ETF期权和科创50ETF期权市场乐观情绪维持,500ETF期权市场维持谨慎情绪。周五晚间特朗普宣布对华关税升级,富时中国A50期货、MSCI中国A50指数分别下跌4.3%和3.9%,跌幅较大。
大宗商品
10月8日,美国参议院第六次就结束政府“停摆”而进行的临时拨款法案投票再次未获通过,美国联邦政府进入“停摆”僵局的第二周,市场预期停摆时间可能会超预期。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政府“关门”将导致大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官方数据发布与农业补助计划的多项重要工作停滞。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表示,政府“关门”将带来每周约1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引发市场担忧。
100%关税对决稀土管制,叠加中美对船舶互相加征额外港口费,市场担忧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金融市场波动率或快速扩大。此外,本月将会在韩国召开APEC领导人峰会,美方曾多次释放中美会谈消息。
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美国政府经济数据的发布再次延迟,将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前景增添不确定性。但美国就业市场进一步疲软趋势显著,且核心通胀失控风险较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逐渐显现,市场预期几乎可以确定美联储将在10月份采取降息行动,美联储10月份再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接近九成。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激化,引发市场恐慌,风险偏好明显承压,资金流向非美股市;美元指数、债市与黄金等传统避险类资产在避险资金追捧下表现较强;原油等大宗商品表现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