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 | 守国,就是守家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吉根乡被称为“西陲第一乡”,一代代护边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用行动践行帕米尔高原上嘹亮的爱国誓言。  图为近日,护边员在乌恰县吉根乡萨孜村巡逻。

“不穿军装却甘守边防,不是战士却一心戍边。”在祖国绵长的边境线上,有一群护边员,他们被誉为流动的哨兵、有生命的界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地处我国领土最西端,是祖国大地送走最后一缕阳光的地方。在高寒、漫长的边境线上,牧民布茹玛汗·毛勒朵坚守60余年,跋山涉水、巡逻边境,把自己献给了祖国西陲的守护事业。从花样年华的少女到满头华发的老人,布茹玛汗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的山路,途中只要见到能够刻字的大石头,她就会盘坐地上,在石头上刻“中国”二字。亲手刻下的10多万块“中国石”上,“中国”二字留下了她多少个虔诚亲吻的唇印,冬古拉玛雪山知道。

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护边员用脚步丈量国土,用生命守护边疆。“我熟悉冬古拉玛山口的石头,就像熟悉自家抽屉里的东西一样。哪块石头是走人的,哪块石头是赶羊的,哪块石头是走贼娃子的,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布茹玛汗说。风餐露宿、爬冰卧雪,护边员既是翱翔边境的雄鹰,以搏击长空的英姿守护国土;也是扎根边疆的胡杨,用坚韧不拔的意志默默守望——“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

莫道边关长且远,万里尽是护边人。弘扬爱国精神、守卫祖国边疆,护边员的使命代代相传。新疆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戈壁上,老人尼玛和儿子接力守边50余年;广西尖峰岭,陆家三代传承守护祖国“南大门”。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一代代护边员用忠诚书写家国画卷,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化作坚定信念,嵌入山河肌理,写就“愿得此身长报国”的锦绣华章。

“高高的雪山,无怨的脚步,冬古拉玛山口流淌着长长的冰河,我骑着马儿守卫着这块土地。”这是布茹玛汗自创的歌曲《冬古拉玛》,也是她骑着马儿巡边时最常唱的歌。护边传奇还在继续书写,一代代护边员、一个个护边故事,如同一首首激昂的边塞诗歌,正激励无数后来者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接力前行,让爱国护边的火种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