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前觉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话是夸张,没想到现实中还真有这样的人,而蓝盈莹就是其中的代表。
说来也奇怪,最近不知道哪传来的“妖风”,说蓝盈莹的演技能“吊打”《生万物》整个剧组,而且网友们胡闹也就算了,连蓝盈莹自己都信了,甚至连夜做了一张自己的战绩海报。
然而不到半天时间,这海报就被扒出来数据造假,连带着以前她和刘亦菲的那档子事也被牵扯进来了。
现在看来,杨幂进组前说的那句话其实早就给了暗示...
庆功宴里的冷暖:有人用细节攒口碑,有人靠表情抢镜头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生万物》的庆功宴比正片还像“生活剧”,啥样的人都能看出点门道。
最让人记挂的是迟蓬老师,她在圈里是出了名的低调,拍戏的时候,她把每套戏服都带回家 “试睡”,就为了让衣服沾点生活气,不像刚从道具间拿出来的。
庆功宴本来也拒绝了,后来想着剧组人没吃好,又拎着保温桶赶过来,里面全是自己做的夜宵,杨幂晒的那堆空碗,就是大家把夜宵吃干净的证明,比庆功宴上的红酒金贵多了。
再看杨幂,她演的“宁绣绣”是这部剧的主演,庆功宴上没端着架子,后来她还给全组人发了定制鸭舌帽,每顶帽子上都绣着主创的名字缩写,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想告诉大家“戏里是家人,戏外也得抱团取暖”。
就这么个小举动,帮了邢菲不少,虽然邢菲在剧里戏份不算多,剧播前八月的行程表就一句话,剧播后九月却直接排满12个活动,代言、综艺一个接一个,肉眼可见地被带起来了。
可蓝盈莹在庆功宴上的表现,就有点“扎眼”了,照片里她穿了件露肩套装,对着镜头使劲挤眼睛,生怕没人注意到。
那时候没人多想,直到她工作室发了那份战报,大家才回头觉得,这份“想被看见”的心思,早就藏不住了。
战报翻车:配角硬争TOP1,还扯出数据掺水
蓝盈莹在《生万物》里演的“银子”,其实是个九番配角,但她为这个角色确实下了功夫,剪了个“狗啃式”刘海,把皮肤故意涂黑,一改之前的都市丽人形象,这些都让她圈了不少粉。
要是好好宣传这些闪光点,口碑肯定差不了,可她工作室偏要“剑走偏锋”,发了份《生万物》角色战报,里面写得特别满:全网热搜216个、弹幕互动破亿,还明晃晃写着“银子”是、微博、云合等平台的“TOP1 角色”。
这份战报一出来,立马有人不乐意了,先是杨幂的粉丝发现不对劲,跑去查数据,这不查还好,一查全是漏洞,所谓的“TOP1”,只是某个极短的时间段里登顶了,压根没进角色热度总榜前十。
“微博TOP1”也只是单日热度,整部剧所有角色的微博总榜第一明明是杨幂,讨论量比“银子”高了一大截。
网友也跟着扒,越扒越热闹,本来大家还夸蓝盈莹演技好,这下风向变了,毕竟主菜还没说话,配菜先抢着说自己最香,这不是让主厨难堪吗?
面对这么大的争议,蓝盈莹工作室反应倒快,7 个小时后就编辑了微博,还置顶了道歉信,把所有“TOP1”的表述全删了,只留下能查到实锤的数据。
可道歉没完全平息风波,反而还扯进了赵丽颖,有个疑似赵丽颖粉丝的人,在蓝盈莹的评论区说了句对杨幂不利的话,杨幂粉丝看了不乐意了,两边直接吵了起来,本来是蓝盈莹的战报问题,最后变成了三家粉丝的混战,场面越来越乱。
有人靠角色站稳,有人栽在“野心太急”
其实蓝盈莹不是没实力,她的演技在年轻演员里算不错的,也肯吃苦,可这次翻车,说到底是野心没藏好,还用错了地方。
早几年她参加综艺的时候,就透着股争强好胜的劲,后来跟刘亦菲竞争角色时说“我未必比她差”,这话听着有冲劲,可后来刘亦菲成了国际影后,她还在为综艺里的C位纠结。
到了《生万物》,她的“急”更明显了,原著里的 “银子” 是个苦情角色,被逼着用皮肉换口粮,是旧社会女性的缩影,可剧里硬生生加了不少戏,还配了欢快的 BGM,把悲剧演成了“婆媳大战”。
其实这事还牵扯出圈里一个老问题:数据造假,之前《孤芳不自赏》就闹过一天14亿点击量的笑话,后来被扒出是雇水军刷的,像蓝盈莹工作室这样,明明是实打实的演技,偏要靠掺水的数据撑面子,最后把好牌打烂了。
蓝盈莹这事,给圈里人提了个醒,演员终究要靠角色立身,不是靠战报里的“TOP1”。
对演员来说,野心不是坏事,可野心得用在琢磨角色上,不是抢名头,蓝盈莹明明有演技,却差点栽在野心上,多可惜。
对团队来说,宣传可以大胆,但不能撒谎,数据是给观众看的,也是给自己留底的,掺了水的数据就像泡沫,一戳就破,不仅帮不了演员,还会砸了口碑。
而且也别想着要“吊打”别的女演员,就像杨幂说的那样:“市场非常大,一个人吃不完,不是她干了你就得死,”所以说当演员格局还是得放大点。
结语
《生万物》的风波,说到底不是“谁赢谁输”的事,而是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娱乐圈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战报里的虚数,而是角色。
迟蓬用一碗夜宵暖了人心,用一个角色站稳了脚跟,杨幂用一顶帽子聚了剧组的气,用一份担当赢得了认可,而蓝盈莹的翻车,也让大家看清,再强的演技,也撑不起掺水的宣传,再大的野心,也得放在琢磨角色上。
观众看剧,图的是个真实的感动,根本不是看谁的战报吹得响,毕竟,戏演好了,观众自然会记住,口碑攒够了,比任何“TOP1”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