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宫”!民生证券

来源:券业行家

距行家发现民生证券“遥遥领先”的“C类”保代名单已有多时。如今,这家已被合并的券商,又新增了两则保代违规记录。而具体的违规事项,却难觅踪影。

隐藏的处罚

在《2025减员潮继续,两大岗位“招兵买马”》一文中,行家对截至今年上半年的券商保荐代表人进行了统计。

而在查看C类保代名单时,行家有了意外发现:今年6月2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对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曹文轩、刘娜采取自律处罚措施。

连同本次处罚,两位保代累计罚单数量分别为两次和三次,但均未公开出现处罚涉及的保荐项目。而行家查看北交所官网,未发现涉及民生证券及两名保代的公开处罚信息。

这引起了行家的好奇:两名保代是因为什么原因沦为“C类”的?

过往的得失

查看保代信息:曹文轩于2008年7月登记执业于民生证券,2012年10月登记变更为保荐代表人。累计执业5单项目,另有两单项目撤回。然而,无论是成功签署的项目,还是撤单的项目,均来自深交所,未见北交所记录。

刘娜女士2016年7月登记执业于民生证券,2020年10月取得保代资质。其名下没有成功签署项目;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项目和正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IPO项目均已撤单。这位投行女将,不仅两单项目全部撤回,监管处罚事项竟然有多达三次。

仅有的线索

搜寻公开信息,行家发现北交所曾在2023年9月11日对曹文轩、刘娜予以警示处罚。

监管函显示,作为许昌智能项目签字保代,未在申报前发现并处理财务数据错报事项,未能勤勉尽责。

时隔一个月,北交所发布了2023年9月版公示信息。民生证券因会计差错更正被“口头警示”,日期同样是2023年9月11日。

如果是因为同一单项目的同步监管,为何对两名保代公开发函警示,却对民生证券采取不公开的口头警示?这难道还有等级差别?

行家相信,公开发布的监管函,并非刻意的要和保代“过不去”。而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小惩大戒”:以公开的方式,告诫券商机构及从业人员“勤勉谨慎”。

高发的违规

自2022年11月至今,民生证券共有16名保代出现在C类名单中,合计收到20份罚单。无论是被罚人员还是罚单次数,均排名行业第五。这一“排位”远高于民生证券的“江湖地位”。

虽然民生证券C类保代约有1/3未公开披露违规项目,但从已知的情况来看,涉及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迪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华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天力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IPO项目。

井喷的接单

随着资本市场回暖和IPO审核“开闸”,民生证券现有多单项目进入审核流程。

上交所IPO项目显示,民生证券在今年6月25日和6月28日新增两单项目受理,而上次申报受理还是2023年12月。深交所IPO项目信息同样显示,民生证券在今年6月新增两单申报,距离上次申报的2023年6月,足足有两年的“空窗期”。北交所IPO信息显示,今年6月民生证券新增5单项目申报。

顺便一提,作为民生证券的“同门”,近期由华英证券更名而来的国联民生承销保荐,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均无再审项目。在北交所,国联民生承销保荐仅有一单再审,为今年6月23日获得受理的传美讯(874023)。

再看辅导备案信息,目前民生证券现有73单“辅导备案”,另有1单“辅导完成”。今年以来,民生证券新增8单辅导备案,后续储备充足。

IPO市场扩容提速,诚然可喜。然而,合规底线不容击穿。不愁项目的民生证券,还是需要谨慎执业。唯有将合规基因深植业务血脉,方能在长期竞争中行稳致远。否则,今日的“业务狂欢”,可能沦为明日的“合规偿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