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 爷爷。” 杨爷爷一下子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孙子又喊了一声,他才回过神来。那一刻,杨爷爷的眼眶瞬间湿润,一把将孙子紧紧抱住,声音哽咽:“墨墨,你会叫爷爷了,你终于会叫爷爷了!” 为了这一声爷爷,杨爷爷整整等了 6 年。这一声 “爷爷”,他等得太久太久,所有的付出和艰辛在这一刻都变得无比值得。图为杨爷爷和孙子墨墨。
孙子的病,一直是杨爷爷心里难以解开的结。孙子墨墨在一岁多时,一直不会开口说话。那些比墨墨出生晚的孩子,都已经能牙牙学语,杨爷爷一家满心疑惑,隐隐有了不安的预感。周围的邻居总是好心宽慰:“别着急,有的孩子说话就是晚,长大些自然就好了。”杨爷爷一家虽然将信将疑,但也只能把这份担忧暂且压在心底,盼着孩子能像老人们说的那样,哪天突然就开口说话了。然而,生活的重击却接踵而至。 图为墨墨。
2019 年 1 月,杨爷爷的老伴被查出了尿毒症,他望着病床上虚弱的老伴,再看看襁褓中懵懂无知的孙子,只觉生活的压力如排山倒海般袭来。他咬着牙,四处奔走借钱,一心想着先给老伴透析治病,至于孙子说话晚这件事,只能暂时搁置一旁。平日里,儿子儿媳都在外忙碌,照顾孙子的重担一直是杨爷爷和老伴两人一起扛着,可如今老伴病倒,这千斤重担便一下子全落在了杨爷爷一人肩上 。图为杨爷爷。
日子在忙碌与焦虑中一天天过去,墨墨却依旧沉默寡言。哪怕到了 3 岁,别的孩子早已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他还是一声不吭。杨爷爷和老伴这才慌了神,再也顾不上旁人的说法,赶忙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直直刺进杨爷爷的心窝,墨墨被确诊为语言发育迟缓。这是杨爷爷人生中第二次收到医院的 “判决书”。上一次,是三年前老伴被诊断出尿毒症;而这一次,命运的重锤砸向了他生命中同样重要的孙子身上。医生严肃地告知杨爷爷,孩子需要尽早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费用也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受的,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老伴看着愁眉不展的杨爷爷,又看看可爱却无法正常说话的孙子,心中满是不忍与无奈。一天,她拉着杨爷爷的手,泪流满面地说:“他爹,我这病咱治不起啊,我不想拖累这个家,更不想耽误了孙子的治疗。不做透析了,吃点药维持了,能活一天就算一天,把钱都留给孙子治病。”杨爷爷听到这话,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握着老伴的手,哽咽着说:“不行啊,咱不能放弃你,我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你不管呢?”可老伴心意已决,无论杨爷爷如何劝说,她都坚持要把希望留给孙子。
“爸,不行我们俩就不干了,别把你再拖累垮了。”杨爷爷的儿子打来电话,话语中满是担忧。杨爷爷没等儿子把要回来的话说完,便果断打断:“我自己能行,你们在那安心上班,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 自那之后,杨爷爷便独自挑起了照顾老伴和孙子的重担。他一边要陪着老伴去医院拿药,一边又要操心着给孙子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每天,他都是医院、家里两头跑,累得腰酸背痛,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命运并未因此而放过这个可怜的家庭。尽管杨爷爷的老伴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可病情还是逐渐恶化。在与病魔抗争了五年后,2024 年,老伴还是永远地离开了他们。临终前,老伴紧紧拉着杨爷爷的手,眼神中满是眷恋与不舍,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他爹,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咱孙子,一定要治好他的病……” 杨爷爷泪如雨下,他重重地点点头,发誓一定会完成老伴的嘱托。
处理完老伴后事,杨爷爷带着孙子在医院开启漫长艰辛的治疗。治疗费用高昂,杨爷爷便在医院附近打零工,一有空就去干活,回医院后累得气喘吁吁,顾不上休息,马上陪孙子做康复训练。他耐心教孙子发音,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孙子哭闹时,他轻声安慰。终于,在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有了回报。那天,杨爷爷照常教发音,墨墨突然看着他,含糊喊出“爷爷”。杨爷爷愣神片刻,而后泪水模糊了双眼 。
“老伴,你听见了吗?孙子会说话了!”杨爷爷拿着老伴的照片,眼眶泛红,声音微微颤抖,此时,这已经是他带着孙子在医院治疗的第三个年头了。为了给老伴和孙子治病,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得一干二净,还欠下了外债。可即便如此,杨爷爷依旧咬着牙,硬挺着。虽然日子依旧艰苦得像黄连,但此刻,杨爷爷的眼神中却多了一份从未有过的坚定与希望。他轻轻抚摸着照片上老伴的面容,低声呢喃:“咱们的孙子有盼头了。”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发布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