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共15条,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指引》明确了市值管理的定义和相关主体的责任义务,并就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和长期破净公司作出专门要求。要求上市公司要依法做好市值管理、高度重视投资者保护和回报、积极运用并购重组等工具,还提到长期破净公司要制定价值提升计划,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要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公募基金认为,本次《指引》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对于那些长期提供稳定分红的红利类资产来说是一大利好,看好红利资产后市表现。
对市值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指引》所称的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具体看,《指引》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和之前征求意见稿等其他版本的要求相比,本次《指引》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相关要求更为合理,松紧有度,更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水平,更好地维护投资者利益,主要包括适度放宽长期破净公司估值提升计划的相关要求、增加上市公司股价异动处理灵活性等方面。
此次《指引》对市值管理做了明确要求,其中,《指引》第九条提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相关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可执行,不得使用容易引起歧义或者误导投资者的表述。长期破净公司应当至少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后需要完善的,应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市净率低于所在行业平均水平的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就估值提升计划执行情况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中进行专项说明。
同时,《指引》第八条提出,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至少明确以下四大事项:一是负责市值管理的具体部门或人员;二是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三是对上市公司市值、市盈率、市净率或者其他适用指标及上述指标行业平均水平的具体监测预警机制安排;四是上市公司出现股价短期连续或者大幅下跌情形时的应对措施。
强化公司治理
更好展示内在价值
本次《指引》的发布,是监管层在市值管理方面的大动作。相关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指引》有利于促使上市公司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督促上市公司通过强化公司治理等方式更好地展示其内在价值,通过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提高股东回报,例如分红政策、股票回购计划等。
华南一家中型公募投研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指引》发布体现了监管部门在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方面的政策连贯性。该人士表示,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不断改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增进与投资者沟通互动,综合运用分红、回购、大股东增持等手段提升投资价值。今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
“本次《指引》与9月24日以来的系列政策形成衔接,彰显高层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与关怀和建设好高质量资本市场的强大意志和决心。”沪上一家中型公募的基金经理表示,促进并购重组措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激励机制、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等渐次出台,有助于为市场上行提供持续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已有95%以上的上市公司召开了业绩说明会,股份回购家数和金额以及现金分红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中期分红家数增长近三倍。北方一家中小公募的研究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积极与投资者交流沟通、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市场氛围正在形成。
红利资产仍被看好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破净指数自9月18日以来累计上涨幅度超过了30%,既包括银行、化工、石化等大型传统产业股票,小市值公司则主要集中在建材、家居等方面。结合本次《指引》和近期市场表现,公募表示看好红利资产后市表现。
“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现金流的红利型企业具有相对优势,尤其是现金流来源于与民生高度相关行业,比如交运、电信、银行等,这类红利型企业在此背景下的表现较优。”上述华南公募投研人士表示,《指引》发布叠加新“国九条”以及央企的市值管理诉求,这些企业的分红意愿或更加凸显。稳定现金流、分红意愿强,红利类资产这两大优势,让其成为投资者较为偏好的优质压舱资产。
上述华南公募投研人士特别说到,红利类资产较长一段时间内,优于市场整体表现,在震荡市场中的投资性价比尤为明显。从长期视角来看,在当前低利率时代,能够带来股息收入的“红利资产”或更值得投资者长期持有。
此外,还有公募人士认为,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利好红利策略,在央企国企改革和市值管理指引下,央企国企的分红潜力和意愿较强,高股息、低估值的央企红利配置价值愈发突显,尤其是港股央企红利资产。当前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在此次《指引》发布的背景下,估值因子优于业绩因子,主题板块的活跃度预计能够维持,寻找产能供给拐点、业绩拐点为更有效的策略,在部分中游制造领域出现的概率较大。